广东三吱儿因食材特殊且涉及伦理问题,目前市面上已无公开售卖渠道,2017年曾有传闻称其价格最低需500元一盘,但实际属于非法禁菜范畴。这道菜因使用活体幼鼠为食材,食用过程需经历“夹、蘸、咬”三次叫声而得名,但真实性存疑且存在以讹传讹的可能。
关于三吱儿的争议与事实需明确以下几点:
- 历史渊源:唐代《朝野佥载》记载的“蜜唧”与三吱儿类似,但实际源自岭南獠民习俗,明代文献虽提及但未明确与广东关联。清末南下逃荒者及建国后南海守岛官兵的饮食改良可能是其近代传播源头。
- 食材争议:使用活鼠幼崽涉及动物伦理与卫生风险,正规餐饮市场禁止销售。网传“500元一盘”仅为2017年推测的非法交易价,无实际参考价值。
- 地域误传:三吱儿并非传统粤菜,其名称发音与粤语不符,可能因老兵餐馆在广东扩散而被误认为本地菜。
当前法律明确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三吱儿作为禁菜已无合法存在空间。建议读者理性看待网络传闻,选择符合食品安全与伦理规范的饮食文化。若追求猎奇体验,可关注广东其他合法特色美食(如牛欢喜、禾花雀等),既尊重传统又避免触碰法律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