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名菜“三吱”是一道极具争议的猎奇菜肴,以出生3天内的活体乳鼠为原料,因食用时发出三次“吱”声而得名,历史可追溯至唐代的“蜜唧”。
-
名称由来与食用方式
用筷子夹起乳鼠时发出第一声“吱”,蘸酱时第二声“吱”,入口咀嚼时第三声“吱”,三声惨叫构成菜名核心。传统做法需用烧红的铁筷,增强视觉与听觉冲击。 -
历史渊源与文化背景
唐代《朝野佥载》记载的“蜜唧”为其前身,岭南地区早有食用鼠胎的习俗。近代被归为粤菜或闽菜争议不断,但普遍视为挑战食客心理极限的极端饮食文化代表。 -
争议与现状
因涉及活体食用和动物伦理,被列入“中国十大禁菜”,现代餐饮中罕见。部分猎奇食客趋之若鹜,但多数人难以接受其残忍性,需注意法律与道德边界。 -
替代体验与建议
若对地方猎奇文化感兴趣,可尝试广东其他传统名菜如白切鸡、烧鹅,或通过纪录片了解饮食文化多样性,避免参与非人道饮食行为。
这道菜折射出饮食文化的极端多样性,但理性探索需兼顾人文关怀与伦理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