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部分地区存在食用刚出生小老鼠的饮食习俗,以“三吱儿”(或“三叫”)最为典型,其特点是生食未断奶的幼鼠,并因食用过程中发出三次叫声而得名。这一传统源于古代岭南地区,如今多为猎奇体验,实际普及度极低且存在伦理争议。
-
历史渊源与地域特色
唐代《朝野佥载》记载岭南人将蜜糖喂养的活幼鼠称为“蜜唧”生食,现代广东个别地区延续类似做法,但仅限特定场合或传统仪式,并非日常饮食。 -
食用方式与争议焦点
“三吱儿”需用特制工具夹取活鼠,蘸酱后生食,幼鼠因受刺激发出三次叫声。该做法被质疑残忍,且卫生风险较高,现代多采用人工饲养小白鼠以降低健康隐患。 -
文化认知与现状
此类习俗多与旧时饥荒或民间药膳文化相关(如老鼠酒宣称活血功效),但当代广东人普遍不食用,仅少数地区保留加工鼠干的习惯。
需注意,此类饮食的伦理与安全争议较大,不建议盲目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