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名菜“老鼠三吱”是一道极具争议的猎奇菜肴,以出生3天内的活乳鼠为原料,因食用时老鼠发出三声“吱”而得名,历史可追溯至唐代的“蜜唧”,现被列为中国十大禁菜之一。
-
原料与食用方式
选用未长毛、未睁眼的活乳鼠,用筷子夹起时发出第一声“吱”,蘸酱时第二声“吱”,入口咀嚼时第三声“吱”,过程残忍且挑战心理承受力。 -
历史渊源
唐代《朝野佥载》记载的“蜜唧”为其前身,岭南地区将鼠胎蘸蜜食用,现代版本可能由老兵餐馆改良后误传为广东菜,实际或源自福建闽北。 -
争议与现状
因涉及活体食用和动物福利问题,被列入“大清十大禁菜”,虽在部分场合作为贵宾菜出现,但多数人难以接受,现代餐饮已罕见。
这道菜反映了饮食文化中的猎奇倾向,但需理性看待其伦理争议,倡导文明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