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停交社保一年,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求单位补缴
-
适用情形
若单位因未缴社保属于违法行为(如用工未签合同、拒绝补缴等),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规定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单位补缴社保及支付经济补偿。
-
补缴时效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若超过时效,可能无法通过仲裁途径维权,但可向社保部门投诉或提起劳动诉讼。
二、个人补缴
-
灵活就业人员身份
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自行缴纳社保,需到当地社保局办理参保登记,选择养老和医疗保险(部分地区需缴纳满15年才能领取养老金)。
-
缴费档次选择
社保缴费档次分为7个级别,可每年4、5月申请调整。若之前单位缴费60%,现可自主选择更高档次(如100%)。
三、影响与注意事项
-
养老金计算
-
单位缴费部分计入统筹基金,个人缴费部分进入个人账户。若断缴期间未缴费,个人账户累计金额减少,但不会影响退休后养老金待遇(养老金主要取决于个人账户累计额)。
-
若断缴期间未就医,可能影响医疗费用报销,但医保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不会因断缴清零。
-
-
补缴时效与滞纳金
-
单位欠费需补缴,滞纳金按日加收0.5‰,超期不缴可能面临罚款。
-
个人补缴灵活就业社保无滞纳金,但需承担全部缴费责任。
-
四、建议步骤
-
确认断缴原因
整理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证据,判断单位是否存在过错。
-
优先联系单位
通过协商或投诉要求补缴,避免单方面离职。
-
办理补缴手续
若单位不配合,可向社保局提交补缴申请,或自行办理灵活就业参保。
(注:具体操作流程可能因地区政策差异略有不同,建议咨询当地社保部门或法律机构获取详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