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自1997年首次发布以来,已经历了多次修订。以下是关于该条例三次修订的具体时间和内容。
条例三次修订的时间
第一次修订(2003年)
2003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正式发布施行,共158条。此次修订去除了“试行”二字,依然采用3编的结构框架,将违纪种类分为十大类,增加了“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贪污贿赂行为”“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行为”和“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作为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章。
2003年的修订标志着条例从试行阶段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增加了对多种违纪行为的具体规定,进一步细化了纪律处分的标准和程序。
第二次修订(2015年)
2015年10月,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共133条。此次修订实现了纪法分开,更加突出“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的要求,并将党的纪律整合为六项纪律,即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
2015年的修订强调了纪律建设的战略地位,突出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了条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三次修订(2023年)
2023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共158条。此次修订在总则中增写了“坚持自我革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等内容,完善了纪律处分运用规则,加强了纪法衔接,充实了违纪情形,细化了处分规定。
2023年的修订进一步体现了党中央对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决心,突出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核心地位,适应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条例修订的主要内容
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2023年的修订在总则中增写了“坚持自我革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等内容,突出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性。通过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党员干部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的行为准则,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完善纪律处分运用规则
此次修订完善了纪律处分运用规则,加强了纪法衔接,充实了违纪情形,细化了处分规定。这些调整使得纪律处分更加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和执行,进一步提高了纪律建设的实效性和威慑力。
突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
修订后的条例在总则中增写“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推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等内容,强调了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通过突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确保纪律建设在新时代的持续推进。
条例修订的意义
促进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修订后的条例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动全党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条例为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条例的修订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执纪监督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充实违纪情形,细化处分规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通过细化和具体化纪律处分规定,条例进一步增强了纪律建设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纪律建设在新时代的持续推进。
总结从严管党治党经验、实现制度与时俱进
条例的修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成果,实现了制度的与时俱进。通过总结和升华全面从严治党经验,条例进一步丰富了党的纪律建设理论和实践,确保纪律建设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三次修订分别在2003年、2015年和2023年进行,每次修订都体现了党中央对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决心,突出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核心地位,完善了纪律处分运用规则,充实了违纪情形,细化了处分规定。这些修订有助于促进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总结从严管党治党经验,实现制度与时俱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