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多雨,麦收夏种
芒种节气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标志着仲夏的开始,此时段的气候和物候现象具有以下特点:
一、气候特征
-
高温多雨
芒种期间气温显著升高,南方进入梅雨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充沛且湿度大;北方则需应对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例如:江南地区梅雨连绵,西南高原冰雹频发,华北黄淮平原进入雨季。
-
天气不稳定
常出现龙卷风、大风、暴雨、干旱等极端天气,需防范强对流天气对农业的影响。
二、物候现象
-
生物活动活跃
-
螳螂开始破茧而出,象征仲夏生物的活跃期。
-
伯劳鸟因感阴而鸣,反舌鸟停止鸣叫,反映气候对鸟类行为的影响。
-
-
农作物生长关键期
-
小麦等夏熟作物进入成熟季,需抓紧收割,避免因过熟导致倒伏或霉变。
-
晚稻等谷类作物开始播种,形成夏种高峰。
-
三、农事活动
-
抢收与播种并重
北方以小麦抢收为主,南方则进入水稻播种季,需兼顾田间管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俗语“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形象概括了此时段的农事节奏。
-
防灾减灾关键期
需防范暴雨引发的洪涝、冰雹对作物的损害,同时注意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预防中暑。
四、其他现象
-
梅雨影响 :江南地区因梅雨导致农田积水,需及时排水防霉,民间有悬艾草驱蚊的习俗。
-
高温记录 :黑龙江北部等地在芒种期间可能出现37℃以上高温,但南方高温多集中在7月。
芒种节气通过气候变化与物候现象,提醒人们把握农时,应对自然挑战,是农业生产与自然规律紧密关联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