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三鲜”并非单一概念,而是因场景不同分为三类:立夏节气的“时令三鲜”(水中、地上、树上)、日常美食“三鲜面”的丰富配料,以及传统名菜“金陵三炖”。这些“三鲜”共同构成了南京饮食文化的鲜活脉络,既体现时令养生智慧,又彰显本地风味特色。
立夏时节的“三鲜”讲究应季而食。水中三鲜以鲥鱼、白虾、螺蛳为代表,鲥鱼曾为贡品,清蒸最显鲜美;地上三鲜选用苋菜、蚕豆、蒜苗,苋菜通血脉,蚕豆补中气;树上三鲜则青睐樱桃、青梅、枇杷,青梅生津止渴,樱桃自古为玄武湖名产。老南京人立夏必吃豌豆糕,寓意孩童“不疰夏”,融合食疗与民俗。
南京三鲜面是市井美食的集大成者,“三鲜”实为泛指,核心组合包含皮肚、肉丝、香肠,辅以鸡蛋、青菜、榨菜等。皮肚酥脆吸汤,肉丝嫩滑入味,香肠咸甜提鲜,搭配猪油熬制的汤底,咸甜交融。面馆还会推出猪肝三鲜、西红柿三鲜等变种,家家有秘方,四季皆可尝。
传统金陵菜中的“三炖”被誉为“京苏大菜”,以炖生敲、炖鸡孚、炖菜核闻名。炖生敲需活鳝敲骨酥炸后与五花肉同炖,肉质酥烂;炖鸡孚将鸡腿肉与肉馅层层叠加,先炸后煨;炖菜核以“矮脚黄”青菜为核,配火腿、干贝等慢炖,汤醇菜鲜。这三道菜工艺繁复,现已成为非遗级美味。
无论是节令习俗、街头小吃还是宴席名菜,南京的“三鲜”始终围绕“鲜”字做文章——食材新鲜、搭配鲜灵、滋味鲜醇。来南京不妨循着时令尝鲜,或钻进老巷点一碗三鲜面,感受舌尖上的金陵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