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年”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部、体育总局等16个部门共同发起的一项全国性健康活动,旨在通过科学普及和宣传倡导,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推动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改善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并形成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局面。其相关信息如下:
实施背景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居民健康状况在得到持续改善的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突出。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和部分癌症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已成为危害群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亟需加强干预,予以改善。。
主要措施
- 加强科学普及和宣传倡导:提高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强化体重管理科学指导,创新体重管理科普形式,提升体重管理科普能力。
- 动员社会广泛参与:积极营造体重管理社会支持性环境,强化家庭体重管理的主要作用,发挥专业技术优势,规范体重管理服务模式,发挥中医药对体重管理的技术支撑作用,倡导健康消费新理念。
- 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针对孕产妇、婴幼儿、学生、职业人群、老年人等不同人群提出体重管理分类措施。
- 加强体重监测与效果评估:完善监测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加强数据有效利用。
- 加强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开展体重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和转化应用,创新体重管理服务模式和技术。。
成效评估
通过“体重管理年”活动,力争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渐形成,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
“体重管理年”活动不仅是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深化,更标志着体重管理从个体行为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我国在体重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全民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