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清明果(又称青团、艾果)的传统做法主要有两种,具体差异体现在原料和风味上:
一、青团(艾草/鼠曲草青团)
-
原料准备
-
皮料 :艾草或鼠曲草鲜草洗净后煮沸去涩,捣烂取汁,与晾干的水磨糯米粉、大米粉混合揉和成皮。
-
馅料 :春笋丁、豆腐丁、雪菜丁、大蒜末等咸味馅料,或红糖、芝麻、豆沙等甜味馅料。
-
-
制作流程
-
将馅料炒至入味后包入青团皮中,呈碧绿色,皮较软且带有艾草清香。
-
可选择蒸制(约5分钟)或煎炒后食用。
-
二、白清明果(米粉青团)
-
原料准备
-
仅用糯米粉或大米粉混合揉和成皮,不加艾草或鼠曲草。
-
馅料同样分为咸味(春笋、豆腐、腌菜等)和甜味(红豆沙、芝麻等)。
-
-
制作流程
-
包制方法与青团类似,但皮色较浅,口感更软糯。
-
可蒸煮后直接食用,或搭配酱料。
-
三、其他地区差异说明
-
材料差异 :青团必须加艾草或鼠曲草,而白清明果则无此要求。
-
风味特点 :青团带有天然草本清香,白清明果则更偏向米香味。
-
地域命名 :不同地区对同一种食品存在称呼差异,如温州称“清明糕”,常山称“清明馍馍”。
建议根据个人口味选择制作,若追求传统风味,可尝试结合两种做法创新馅料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