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冬至的传统食物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米时(福州方言:拔隆细)
-
制作工艺
米时是福州特有冬至食物,由大米和糯米按比例混合磨浆,压成半干后手工搓成圆形丸子,煮熟后裹上黄豆粉、糖等调料食用。
-
文化寓意
-
名称源于福州话对“糍”的误读,象征“时来运转”和“肥姆早发”。
-
搓米时桌上会摆放红橘、红筷、纸花及泥塑人偶,寓意团圆与吉祥。
-
-
与汤圆的区别
米时是生糯米制成,而汤圆需用熟糯米,且米时保留更多酥香口感。
二、酿青红酒
-
传统习俗
冬至时福州人会酿制青红酒,此时气候适宜酿酒,且酒可用于年后春酒。
-
制作要点
选用优质糯米,经发酵、蒸馏等工艺制成,酒液醇厚,带有福州地域特色。
其他习俗补充
-
祭祖与家庭团聚 :冬至是福州人祭拜祖先的重要节点,米时常作为祭品或餐后甜品。
-
孝道体现 :出嫁女儿会回娘家送米时,表达对家人的关怀。
以上内容综合了福州地方言、民俗及传统制作工艺,展现了福州冬至独特的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