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严重
甘肃临夏的缺水问题确实非常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条件限制
- 地形与气候因素
临夏地处黄土高原,地势复杂,沟壑纵横,土地贫瘠。自2013年以来,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导致土壤失墒严重,干旱成为常态。
- 土壤与植被退化
长期干旱导致地表植被稀疏,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生产力下降。
二、农业与民生影响
- 农业受旱严重
旱情导致冬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大面积受灾,2015年统计显示,临夏、永靖、东乡3个县因旱需生活救助1.1万人,其中饮水困难8600余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4千公顷。2017年7月,东乡县因高温干旱导致3.12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18万公顷。
- 人畜饮水困难
部分乡镇干土层达22厘米,人畜饮水成为突出矛盾。2015年统计显示,临夏州10.2万人受灾,8600多人需紧急救助。2024年7月,高温持续导致人畜饮水紧张,需启动应急供水措施。
三、历史教训与应对措施
- 历史灾害影响
1929年甘肃大旱造成200多万人死亡,临夏县曾留下万人坑等历史伤痛。这些惨痛教训使甘肃将治水作为脱贫攻坚和生态修复的优先任务。
- 治理与改善
通过引洮上山等工程,甘肃逐步缓解了部分地区的缺水问题。例如,2019年引洮上山工程全线通水,改善了会宁等地的灌溉条件。但整体来看,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仍短缺,需持续投入治理。
总结
甘肃临夏的缺水问题与自然条件、生态破坏及历史因素密切相关,需通过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策略应对。未来需进一步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并加强生态保护以改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