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商家在电商交易中既不发货也不退款时,消费者可通过以下步骤维护自身权益:
一、协商与沟通
-
联系商家
通过邮件、电话或平台客服与商家取得联系,明确表达诉求(如要求发货或退款),并保留沟通记录作为证据。
-
发送催促函
若初步沟通无效,可发送书面催促函,设定合理履行期限,进一步明确责任。
二、收集与保存证据
-
交易凭证
保留订单信息、付款凭证、聊天记录、快递单号等关键证据。
-
沟通记录
签字或截图保存与商家的所有沟通内容,包括协商过程及商家拒绝理由。
三、投诉与介入
-
平台投诉
通过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的投诉机制提交证据,要求平台介入调解。
-
消费者协会
若平台处理无果,可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寻求行政介入。
四、法律途径
-
协商无果时起诉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第五百八十三条等规定,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赔偿损失或双倍返还定金。
-
定金退还
若因商家原因违约,可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要求双倍返还定金;若因不可抗力等法定情形,可要求退还定金。
五、注意事项
-
时效性 :起诉时效一般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受到损害时起算。
-
证据链完整 :确保证据涵盖交易过程、沟通记录及违约行为,增强诉讼胜诉可能。
通过以上步骤,消费者可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因商家违约导致损失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