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骨节病的治疗周期因人而异,受到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以及个体对治疗的反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体如下:
- 症状较轻患者: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康复训练,可能在数月至 1-2 年内症状得到改善。例如,一些仅有轻微关节疼痛、肿胀,尚未出现明显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的患者,通过补充硒元素、维生素 E 等药物治疗,同时配合物理治疗如针灸、蜡疗等,再结合适当的康复训练,病情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症状逐渐缓解,关节功能也能基本恢复正常。
- 病情较重患者:对于病情较重、已经出现明显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的患者,治疗可能是长期的,甚至需要终身治疗和康复管理。比如,患者出现了手指、脚趾短缩畸形,或者大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严重变形,活动严重受限,可能需要多次手术治疗来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并且在术后还需要长期进行康复训练,同时配合药物治疗来延缓病情进展。即使经过治疗,也很难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可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需要长期进行康复护理和定期复查。
大骨节病早期通过阻断病因和治疗有可能完全康复,如果病变进一步发展,构成典型的骨性关节炎,往往会终生携带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