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招投标过程中,审查是否存在串标行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 IP地址或Mac地址重复 :
- 检查不同投标人的IP地址或Mac地址是否重复。如果在同一IP地址或Mac地址下上传了多个投标文件,可能存在串通投标的嫌疑。
- 投标文件雷同 :
- 通过系统自动对比投标文件的电子文档属性,如作者、保存者、公司等内容是否相同。如果存在大量相似之处,可能表明这些文件出自同一作者或同一团队之手,存在围标嫌疑。
- 硬件信息比对 :
- 电子招投标平台可以自动筛查不同投标人的计算机硬件信息,如网卡MAC地址、CPU序列号和硬盘序列号等是否相同。如果多个投标人的文件具有相同的硬件信息,可能存在串通嫌疑。
- 文件内容查重 :
- 使用标事通等标书查重软件,对投标文件的内容进行查重分析。软件可以检查文字、表格、图片的相似性,并标注出重复内容,帮助快速发现雷同文件。
- 报价分析 :
- 分析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报价,查看是否存在异常相似或规律性的报价。如果报价总额过于接近或呈现某种规律,可能存在串通投标的嫌疑。
- 评标报告 :
- 在评标过程中,利用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得分点定位”和“N对1询标”功能,详细查看各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对比评审点,发现可能存在的串标行为。
- 大数据分析 :
- 通过分析企业中标的所有标段(包)中,其他企业同时作为中标候选人的比例,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关联。如果比例过高,可能存在串通嫌疑。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和审查电子投标中的串标行为,确保招投标过程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建议在实际操作中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判断,以提高审查的准确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