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朗、曲水
西藏的“蔬菜之乡”主要指通过现代产业发展实现显著农业转型的两个典型地区: 白朗县 和 曲水县 。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白朗县——现代果蔬产业强县
- 产业基础与成就
白朗县被誉为“西藏果蔬之乡”,通过多年科学规划和政策支持,成为西藏现代农牧产业强县。该县邀请农业科研机构编制了《白朗县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蔬菜产业从“小、散、弱”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型。
- 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
2019年,白朗县蔬菜产业带动3200余户农牧民参与种植,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
通过“一年有势头、两年有看头、三年大突破”的规划,白朗县成功实现蔬菜种植面积和品质的双提升,成为保障珠峰地区“菜篮子”供应的重要基地。
二、曲水县——高原蔬菜种植创新地
- 地理与产业特色
曲水县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曾面临“吃菜难”的困境。近年来,通过建设无公害蔬菜种植产业园,成功突破海拔限制,种植西葫芦、西红柿、苦瓜等26个蔬菜品种,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蔬菜种植县。
- 发展模式与成效
-
采用“支部+企业+农户”模式,带动30户群众年均增收4万元。
-
通过科技投入和产业整合,曲水县将荒芜高原变为“瓜果飘香”的现代化农业区,显著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三、共同点与启示
-
政策与科技支撑 :两个地区均依赖政府规划、科研机构技术支持及企业合作模式,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
-
民生改善案例 :通过规模化种植,不仅解决了当地蔬菜供应问题,还大幅提高了农牧民收入,是高原地区产业扶贫的典型范例。
四、其他相关地区
- 双湖县 :以26种蔬菜品种闻名,但主要聚焦于高原特色蔬菜种植,尚未形成如白朗、曲水那样的综合产业体系。
西藏的“蔬菜之乡”并非单一区域,而是白朗县和曲水县通过不同路径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代表,体现了西藏在高原农业领域的创新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