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芒果控梢催花需结合化学调控与营养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一、控梢时间与间隔
-
控梢时间 :以第二蓬梢转绿(约80%新梢转绿)或第三蓬梢转绿为最佳节点,此时末梢未完全老化且抗逆性强。
-
控梢间隔 :首次控稍后间隔7-10天进行第二次控稍,连续使用2-3次。若末梢未达70%转绿,建议暂缓控稍。
二、控梢方法与药剂
-
土埋多效唑
-
在第二蓬梢长到10cm左右,沿滴水线附近挖环形沟或条沟,施用15%多效唑粉剂6-8g/株,或20-30g/株(结果树)。
-
土施时注意避免过早或过晚,过早可能抑制嫩梢生长,过晚则可能影响花芽分化。
-
-
叶面喷施多效唑
-
末梢转绿后,配合叶面喷施25%多效唑悬浮剂600-1000g/L,同时喷施200-250mL矮壮素200-250mL,兑水225L喷雾。
-
叶面喷施可增加药剂附着力,减少雨水冲刷流失,但需避免高温雨天施用,防止叶片脱落。
-
三、辅助措施
-
营养补充
-
控梢期间配合高磷低钾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和钙肥,促进花芽分化。
-
土施多效唑时可添加中微量元素(如硼、锌)增强效果。
-
-
环境调控
-
保持土壤适度干旱(控水法)或断根(树冠外围挖沟切断部分根系),促进光合产物向花芽运输。
-
高温雨天减少乙烯利使用量,避免叶片生理功能受损。
-
四、后期管理
-
促花调控
- 控梢后期(花前15-20天),可喷施40%乙烯利15mL+0.1%诱抗素5mL+20%硅钾肥20mL+硝酸钾200g,打破休眠状态。
-
疏花疏果
- 结合控梢与疏花疏果(每株保留3-5个花序),可提高坐果率。
注意事项
-
药剂使用需根据品种、树势调整剂量,避免过量导致叶片畸形或落花。
-
物理方法(如环割、断根)仅适用于青壮年树,老弱树需谨慎使用。
-
若控梢失败,应等待树势恢复后再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