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黄南六月会是中国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流域最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以下是关于它的综合介绍:
一、基本信息
-
时间与地点
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至六月二十五日举行,主要在尖扎、贵德、循化等县几十个藏族、土族村庄开展。
-
名称与意义
当地称“六月勒瑞”(藏语“周卦勒若”),意为“六月祭神仪式”。该活动源于龙图腾崇拜,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青海省范围最广、历史最悠久的民俗活动。
二、核心活动
-
祭神仪式
包括请神、祭神、娱神、送神等环节,村民身着节日盛装,聚集在村神庙(二郎庙)进行煨桑、跳神等祭祀活动。
-
特色表演
-
舞神 :男子头戴面具,手持龙纹羊皮面鼓,象征驱邪祈福。
-
军舞 :土族村民手持木棍,模拟战斗场景,展现勇敢与团结。
-
龙舞 :青年男子领舞,象征龙头,儿童尾随,形成“头尾相接”的队形。
-
-
神秘仪式
-
上口扦 :法师从年轻人腮帮扎入钢针,象征锁口防病。
-
上背扦 :赤裸上身者手持鼓棒,边敲边舞,兼具宗教与娱乐功能。
-
开山 :法师划破头顶,洒血祭天,祈求风调雨顺。
-
三、文化内涵
-
宗教与民俗融合
六月会融合了藏传佛教、土族原始宗教及苯教元素,既有宗教祭祀功能,又兼具娱乐和社会凝聚作用。
-
历史价值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仪式保留了1400多年原始风貌,展现了青藏高原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四、社会意义
-
文化传承
通过歌舞、祭祀等形式,传承民族记忆与精神,增强群体认同感。
-
旅游吸引力
近年来成为游客关注焦点,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促进文化保护意识。
五、注意事项
部分仪式(如上口扦、开山)具有宗教敏感性,游客应尊重当地习俗,避免不当行为。建议提前了解活动安排,尊重宗教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