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恶苗病防治药剂的关键在于选用高效杀菌剂、把握最佳施药时期和结合农业防治措施。目前常用的特效药剂包括咪鲜胺、氰烯菌酯、戊唑醇等,通过浸种或喷雾可有效抑制病原菌侵染。
-
核心防治药剂推荐
- 咪鲜胺:广谱杀菌剂,浸种使用可杀灭种子携带的病菌,持效期长达20天,推荐25%乳油1500倍液浸种12小时。
- 氰烯菌酯:专抗镰刀菌属病原,对恶苗病防效超90%,需在播种前用5%悬浮剂800倍液处理种子。
- 戊唑醇: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分蘖期喷雾可阻断病菌扩散,每亩使用12.5%可湿性粉剂30克。
-
关键施药时间节点
- 浸种阶段:播种前48小时药剂浸种是阻断初侵染的核心环节。
- 苗期预防:秧苗3叶期喷施保护性药剂,如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
- 大田防控:分蘖初期发现病株立即全田喷雾,重点喷施茎基部。
-
增效防治方案
- 药剂处理种子时添加芸苔素内酯可增强幼苗抗病力。
- 轮作旱作作物1年以上,减少田间菌源积累。
- 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硅钾肥提高植株抗逆性。
实际防治中建议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连续阴雨天后需补喷,病田稻草禁止还田。综合运用化学防治与栽培管理,可将发病率控制在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