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克松、恶霉灵、清枯灵
水稻苗床青枯病的防治需结合农业管理措施与化学防治手段,以下是综合推荐的最佳方法:
一、农业管理措施(基础预防)
-
土壤管理
-
调整土壤酸碱度至pH 4.0-4.5,使用酸性土壤改良剂或杀菌剂拌土播种。
-
播种前对苗床进行消毒处理,可选用50%氯溴异氰尿酸土壤消毒剂。
-
-
水分管理
-
保持苗床湿润,避免积水导致根系缺氧。低温雨天需短时灌水护芽。
-
高温天气通过调节水层深度护苗,减少水分蒸发。
-
-
环境调控
-
通风炼苗,避免强风天气,夜间低温时覆盖草帘降低温差。
-
选择排水良好的育秧地,减少渍涝风险。
-
二、化学防治方法
-
常用药剂及用法
-
敌克松 :1:800倍液,每天2-3次,严重时4-5次,下午4-5点浇灌。
-
恶霉灵 :97%原药兑水3000倍,每平方米1克,或35%清枯灵可湿性粉剂10克/30-45平方米。
-
立枯净 :50%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1-1.5克,兑水浇灌。
-
其他药剂 :链霉素、辛版菌胺乙酸盐、氯溴异氰脲酸等也可用于防治。
-
-
用药时机
-
生理性青枯病(温差大、根系缺氧):发病初期喷施25%琥珀酸铜或2%福尔马林消毒。
-
病害初期:1.5叶期配合杀菌剂使用,如立枯病专用药剂。
-
三、综合防治方案
-
预防为主
- 播种前消毒、调酸,苗床管理中控温保湿,减少病原菌侵染机会。
-
应急处理
- 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消毒,发病初期连续灌根2-3次。
-
间隔用药原则
- 同类药剂间隔5-7天使用,避免中毒。如敌克松和恶霉灵可交替使用。
四、注意事项
-
药剂安全 :使用高浓度药剂时注意防护,避免药液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
环境配合 :化学防治需结合田间管理措施,单一用药效果有限。
通过以上综合管理,可有效控制水稻苗床青枯病的发生,保障秧苗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