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恶苗病是苗期常见病害,主要由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 Nirenberg)引起,影响我国南北稻区。其核心症状可分为苗期和本田期两大表现:
一、苗期症状
-
徒长
感染后植株细高,节间伸长1/3左右,根系发黑腐烂,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
-
叶片异常
叶片狭长、淡黄绿色,叶鞘细长且可能伴随淡红色或白色霉粉状物(分生孢子)。
-
根系受损
根系发育不良,根毛稀少,部分病苗移栽前即死亡,枯死苗基部产生淡红或白色霉层。
二、本田期症状
-
茎秆异常
节间显著伸长,节部弯曲露出叶鞘,基部常生倒生须根,严重时茎秆弯曲或枯死。
-
穗部畸形
穗小、不实粒或完全不发芽,颖壳夹缝处生淡红色霉,严重时谷粒变褐、空瘪。
-
叶片与茎秆病斑
叶片干枯脱落,茎秆基部出现暗褐色条斑,剖开可见白色蛛丝状菌丝。
三、其他特征
-
发病阶段 :主要在秧苗期(2-4叶期)、分蘖期和孕穗期发病,移栽后可能复发。
-
防治难点 :病原菌对氰烯菌酯等药剂抗药性增强,需采用包衣或浸种等综合防治措施。
以上症状需结合田间观察与病原菌检测确诊,及时采取隔离病株、轮作和药剂防治可降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