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纹枯病的防治需结合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综合管理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以下是具体措施及推荐药剂:
一、农业防治(基础防控)
-
品种选择
优先选用抗纹枯病品种,如“抗稻4号”“汕优63”等,从源头上降低病害风险。
-
合理密植与灌水管理
-
保持株行距合理,避免过密导致通风透光不良。
-
实行“浅水勤灌、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减少病菌滋生环境。
-
-
科学施肥
-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注重氮、磷、钾平衡,避免偏施氮肥。
-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
-
清除病残体
- 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越冬菌源。
二、生物防治(辅助手段)
-
微生物制剂
- 使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抑制病原菌生长,需注意使用时机和剂量。
三、化学防治(关键措施)
-
常用药剂推荐
-
井冈霉素 :广谱高效,对纹枯病有良好防治效果,可喷施于中下部叶鞘。
-
噻呋酰胺 :新一代杀菌剂,持效期长,低毒且对水稻安全,推荐与井冈霉素复配使用。
-
苯甲·丙环唑 :三唑类杀菌剂,内吸传导性好,但需控制剂量以防影响生长。
-
戊唑醇 :三唑类,对纹枯病有效,需避免过量使用。
-
-
用药策略
-
分蘖期 :可喷施已唑醇、戊唑醇、噻呋酰胺单剂,或复配制剂。
-
抽穗期 :推荐噻呋酰胺+戊唑醇+磷酸二氢钾,或苯甲·丙环唑,避免过量使用三唑类。
-
严重病害 :可混用井冈霉素、多抗霉素等,或配合叶面肥增强抗病性。
-
四、综合管理建议
-
轮作与监测
- 轮作可减少病原菌积累,定期监测病情,早期处理可控制病害发展。
-
环境调控
- 高温高湿时排水降湿,合理控制田间湿度,抑制病菌生长。
-
科技辅助
- 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精准喷药,确保药液覆盖叶鞘基部,减少浪费。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可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传播,保障产量与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