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法》最近一次修订于2021年12月24日通过,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此次修订聚焦 扩大职业病目录范围、强化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 三大亮点,进一步适应新时代职业健康需求。
分点展开修订核心内容:
-
新增职业病种类
将 肌肉骨骼疾病(如职业性腰背痛)、心理精神障碍(如职业性抑郁症) 等现代职业高发疾病纳入目录,覆盖人群从传统工业向新兴行业(如互联网、服务业)延伸。 -
用人单位责任升级
- 预防投入:要求企业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高风险岗位强制配备防护设备。
- 追溯机制:明确离职后确诊职业病的,原单位需承担连带责任,追溯期最长延至20年。
-
劳动者维权优化
- 举证倒置:职业病诊断中,用人单位需自证无过错,降低劳动者维权门槛。
- 赔偿标准:将 精神损害赔偿 纳入法定范围,并提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基数。
总结提示:
新法实施后,劳动者应 留存劳动合同、体检记录等证据,用人单位需同步更新健康管理制度。建议通过 工会协商、第三方检测 等方式落实防治措施,规避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