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医保通过分级管理、高报销比例和药品集采等创新举措,构建了覆盖全民、服务高效的多层次保障体系,显著减轻群众就医负担。2025年1月起实施的医疗机构与药店分级结算制度,将服务分为a、b、c三级,逐步开放门诊统筹、慢特病用药等权限,优化资源配置。职工和居民医保政策内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84.2%和70.9%,药品集采平均降价60%以上,累计节约费用超172亿元,大幅提升民生福祉。
-
分级管理提升服务精准度
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和药店按a、b、c三级划分结算权限:a级仅支持个人账户,b级增加门诊统筹,c级扩展至慢特病、特殊用药及“两病”门诊。晋级需满1年合规运营,动态调整机制保障基金安全与服务质量。 -
报销水平全国领先
职工医保三级、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门诊报销比例分别为60%和80%,退休人员再提高5%。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支付超50%,住院最高支付限额达社平工资6倍,且“两病”用药纳入专项保障,缓解慢性病长期负担。 -
药品集采与目录扩容
累计集采药品1011种、耗材65类,如止血材料年省3.12亿元。2024年新版医保目录新增126种药品,覆盖肿瘤、罕见病等需求,506种国谈药纳入“双通道”(医院+药店),辅助生殖技术首次报销,惠及生育家庭。 -
异地就医与信息化便民
区内就医免备案,跨省住院直接结算率94%,10种门诊慢特病实现跨省结算。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全域覆盖,配合电子处方流转、“15分钟医保服务圈”,让群众少跑腿、少垫资。
内蒙古医保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赋能,持续缩小城乡差距,守护基金安全。未来将进一步优化“三重保障”体系,推动医疗救助与大病保险倾斜支付,让民生红利惠及更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