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医疗保险的免赔额通常是指 报销后 被保险人需要自行承担的金额,具体规则如下:
一、免赔额的基本定义
免赔额是保险合同中约定的,在保险公司开始赔付前被保险人需自行承担的医疗费用额度。其核心作用是避免小额索赔带来的管理成本。
二、两种免赔额类型
-
报销前免赔额
被保险人需先承担免赔额金额,超过部分由保险公司全额赔付。但此类设置较少见,因为可能削弱保险的保障作用。
-
报销后免赔额
保险公司先赔付超过免赔额的部分,剩余费用由被保险人承担。这是目前主流的免赔额设置方式。
三、实际应用场景
-
案例说明 :若被保险人住院总费用为5万元,医保报销2万元,百万医疗险免赔额为1万元,则:
-
方式一 (固定免赔额1万元):可报销金额为$(5万 - 2万 - 1万) \times 赔付比例 = 2万 \times 赔付比例$;
-
方式二 (阶梯式免赔额):若总自费金额超过2万元,则超过部分按50%赔付,例如总自费2.5万元时,可报销$(2.5万 - 2万) \times 50% = 2500元$。
-
四、注意事项
-
免赔额与医保的关系
若被保险人以社保身份就诊但未通过医保结算,部分产品可能按80%-90%比例报销;
若先用医保报销再购百万医疗险,需扣除医保报销金额后再计算免赔额。
-
特殊条款
-
门诊费用通常不在百万医疗险保障范围内,需符合“住院前7天/出院后30天”的门急诊报销条件;
-
药品、医疗器械等特殊项目可能单独设定报销比例(如80%)。
-
建议投保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具体免赔额金额、赔付比例及除外责任,避免因条款差异影响保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