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激光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 粒子数反转分布 和 短脉冲激光技术 。以下是其详细工作原理:
- 粒子数反转分布 :
-
飞秒激光器要产生激光,必须实现粒子数反转分布,即使高能态的原子数多于低能态的原子数。
-
实现粒子数反转分布需要三个条件:激活介质(具有合适的能级结构)、激励能源(或泵浦源,用于提供能量使原子跃迁到高能态)和光学谐振腔(用于放大光辐射)。
- 短脉冲激光技术 :
-
飞秒激光是一种持续时间极短的激光脉冲,通常只有几个飞秒的时间。
-
这种极短的脉冲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极高的能量,当飞秒激光照射到物质上时,它会与物质相互作用,实现对物质的精确加工和操控。
- 激光脉冲的生成和应用 :
-
飞秒激光器通过锁模技术(Mode Locking)将光子能量在时域上压缩至飞秒量级,形成超短脉冲。
-
飞秒激光可以聚焦到非常小的空间区域中,其聚焦强度比所有阳光辐射的能量密度还要强大,可以使电磁场强度增高数倍。
-
在眼科领域,飞秒激光常用于制作角膜瓣、精准切割角膜等手术,以改善屈光不正。
飞秒激光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短脉冲激光实现粒子数反转分布,并通过光学谐振腔放大光辐射,从而产生高功率、高单色性、高方向性、高相干性和高亮度的激光脉冲,用于精确加工和操控物质,以及在眼科手术中改善屈光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