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玉米价格显著下降,全年跌幅达16.4%,主因是供需失衡、进口替代冲击及政策调控滞后。国内产量创新高叠加饲料需求疲软,同时低价进口粮源和小麦替代形成双重压制,导致市场持续弱势运行。
-
供应过剩压力突出
2024年全国玉米总产量达2.95亿吨,同比增产2.1%,播种面积扩大至4474万公顷。东北主产区虽受天气影响,但全国整体丰产,市场流通粮源充足。深加工企业库存高企,新粮集中上市进一步加剧供应压力。 -
需求端持续疲软
饲料行业因生猪存栏量下降3.3%,饲料产量同比减少2.54%,玉米饲用消费萎缩。尽管深加工利润改善(淀粉加工利润提升至200元/吨),但工业需求增量(约400万吨)难以抵消饲料缺口。小麦价格下跌至2500元/吨,直接替代玉米饲料需求。 -
进口与替代品冲击
全年进口玉米1364万吨,虽同比减少49.7%,但叠加进口高粱、大麦等替代谷物(总量4772万吨),低价粮源持续压制国内市场。保税区玉米粉进口限制政策未能及时缓解前期库存压力。 -
政策与市场调节滞后
中储粮两次增储(总量1500万吨)仅阶段性托底,未能扭转跌势。转基因品种审定提速(27个新品种通过)提升单产预期,但种植收益已陷入亏损(如沈阳地区亩亏290元),反映政策与市场协同不足。
当前价格已触底,2025年在进口严控、政策托底及消费回暖下有望回升。建议农户关注政策补贴与单产提升技术,合理规划种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