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拉萨的藏族通常被称为藏族,属于中国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卫藏方言区的族群为主。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藏族在语言、服饰、节庆等方面保留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藏语拉萨话和藏传佛教文化是其核心身份标识。
方言与地域划分 拉萨所在的卫藏地区是藏族传统三大方言区之一,当地藏族普遍使用卫藏方言中的拉萨话。与安多、康巴方言相比,拉萨话发音更轻柔,词汇系统受梵文影响较深,常见于宗教典籍和官方用语。藏文书写系统在拉萨得到完整传承,常见于寺庙匾额、街道标识和日常文书。
服饰与生活习俗 拉萨藏族传统服饰以氆氇(手工羊毛织物)为主要材质,女性常佩戴彩色围裙“邦典”,男性穿长袍“曲巴”,搭配金花帽。重要节庆如藏历新年和雪顿节期间,民众会穿戴盛装参与晒佛、藏戏表演等活动。饮食以糌粑、酥油茶、牦牛肉为主,高原适应性饮食习惯延续至今。
宗教信仰与建筑艺术 藏传佛教深刻影响拉萨藏族的生活方式,大昭寺、布达拉宫等宗教建筑群是信仰核心载体。信徒日常转经、朝拜,重要节点参与传昭大法会等宗教仪式。唐卡绘画、酥油花雕塑等非遗技艺,多围绕宗教主题创作,形成独特的美学体系。
现代融合与身份认同 随着交通、教育的发展,拉萨藏族在保持传统文化的逐步融入现代生活。年轻一代通过双语教育掌握藏语和汉语,传统服饰元素常与时尚设计结合,藏药、藏香等产业借助电商拓展市场。政府实施的非遗保护政策和语言传承计划,强化了民族文化在当代的延续性。
拉萨藏族在历史沉淀与现代变革中,始终以语言、信仰、习俗为核心维系族群认同,其文化形态既是藏族文明的重要分支,也是青藏高原人文生态的典型缩影。赴拉萨旅行时,尊重当地宗教禁忌、体验节庆活动,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群体的文化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