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原体特性
嗜水气单胞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淡水、污水、土壤及人类粪便中。其毒力因子包括肠毒素(如类霍乱毒素和类大肠杆菌耐热毒素)、溶血素、细胞毒素及蛋白酶等,这些物质可导致组织损伤和全身感染。 -
感染途径
- 消化道传播:饮用或食用被污染的水、食物(如未煮熟的鱼类)是主要感染方式,可引发急性胃肠炎或食物中毒。
- 皮肤接触传播:皮肤破损(如伤口、烧伤)接触带菌的水或土壤后,细菌通过破损处侵入引发局部感染(如蜂窝织炎、坏死性筋膜炎)或败血症。
- 医源性感染: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感染。
- 吸入传播:吸入含菌气溶胶可能引起呼吸道感染,但较少见。
-
易感人群
免疫力低下者(如糖尿病、艾滋病患者)、慢性疾病患者、皮肤破损未及时处理者以及接触污水或水生生物的职业人群(如渔民)风险较高。 -
诱发因素
皮肤破溃未及时消毒、免疫力下降、长期接触污染水源或环境等是常见的诱发因素。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是病原体通过多种途径侵入人体,并在免疫力低下或存在局部破损时引发疾病的过程。预防需注意避免接触污染源、及时处理伤口及加强卫生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