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简称SMAS),又称威尔基病(Wilkie disease)、十二指肠动脉压迫综合征、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疾病。以下是关于该病症的详细解析:
定义与病因
-
定义:
-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是指由于先天解剖变异或后天因素引起局部解剖结构改变,使肠系膜上动脉开口位于十二指肠第三段后方,导致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位而造成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
病因:
- 先天因素:如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的角度过小,十二指肠被压迫在椎体和腹主动脉的夹角内。
- 后天因素:包括体重减轻或突然增高、术后粘连、炎症等原因导致的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特别是瘦长体型者,其肠系膜上动脉周围的脂肪垫消失,使得肠系膜上动脉更易压迫十二指肠。
临床表现
-
主要症状:
- 患者常表现为餐后上腹部胀痛、恶心、呕吐、嗳气等,症状与体位有关,俯卧位或左侧卧位可使症状缓解。
- 长期反复发作者可伴有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
-
体征:
- 发作时可见上腹部有胃型或蠕动波,肠鸣音亢进。
诊断方法
-
X线钡餐检查:是主要的诊断依据,表现为十二指肠近侧段扩张,并有频繁的逆蠕动,钡剂少量进入远端肠腔。
-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十二指肠水平部位梗阻时,可见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变小。
-
超声检查:测量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夹角有助于诊断,正常情况下该角度为30°~50°,小于13°时可能压迫十二指肠造成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
其他检查:如胃镜检查观察十二指肠肠腔内形态,对排除肠内病变、证实有无十二指肠水平部外在压迫具有临床意义。
治疗方法
-
保守治疗:
- 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等。
- 必要时可服用胃肠道促动力药。
-
手术治疗:
- 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显著及无效的患者,应给予手术治疗以恢复肠道通畅。手术方式包括十二指肠空肠Treitz韧带松解术、十二指肠血管前移术等。
预后与注意事项
-
预后:
- 经过及时诊断和适当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但若延误治疗,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
注意事项:
-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节食。
-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快速减肥或增肥。
-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疾病。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其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的综合分析。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必要时需手术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和保持适当的体重,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