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 SMAS),也称为威尔基氏病、十二指肠淤积症或良性十二指肠梗阻,是一种由于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角度过小或距离过短,导致十二指肠水平部受压的情况。这种病症会导致一系列消化系统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患者通常会感到餐后腹部胀痛或绞痛,这是因为食物通过受压的十二指肠时遇到阻碍,导致内容物不能顺畅地通过肠道。患者在进食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和呕吐,呕吐物中常常含有胆汁和未消化的食物。这些症状往往在体位改变时有所变化,例如仰卧位时症状加重,而俯卧位或侧卧位时则可能得到缓解。这反映了该疾病的一个重要特征,即症状与体位密切相关。
除了上述典型的腹部不适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消瘦、贫血和营养不良等长期并发症。这是因为反复发作的呕吐可能导致身体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素,从而引起体重下降和其他健康问题。如果病情持续恶化,严重的病例可能会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SMAS的症状并不是始终存在的,而是呈现出间歇性的特点。这意味着患者可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症状缓解期,在此期间他们几乎没有任何不适感。一旦发病,症状可能会迅速加剧,并且需要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为了诊断SMAS,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影像学检查,如上消化道造影、CT血管造影或B超检查,来确认是否存在十二指肠水平段的压迫迹象以及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的夹角是否缩小。确诊之后,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个人的具体情况,医生会选择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方案。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带给患者的感受是复杂多变的,既有急性发作时的剧烈不适,也有慢性阶段的持续性轻微症状。对于患有此类病症的人来说,了解其病因、典型症状及其应对措施至关重要,以便及时采取行动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