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必要性
- 控制病情进展
慢性肺心病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纤维化等肺部疾病引发,长期肺动脉高压会导致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发展为右心衰竭。及时治疗可延缓病情恶化,减少急性发作风险。 - 改善生活质量
通过规范治疗,可缓解呼吸困难、心悸、水肿等症状,提高患者活动耐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 预防致命并发症
如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需通过治疗降低发生率和死亡率。
二、治疗方法
(一)稳定期治疗
- 基础疾病管理
- 控制慢性支气管炎、COPD等原发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噻托溴铵)改善通气。
- 长期家庭氧疗(每日>16小时)或无创呼吸机治疗,纠正缺氧。
- 生活方式调整
- 戒烟、避免空气污染,接种流感/肺炎疫苗预防感染。
- 低盐饮食、适度锻炼(如散步、腹式呼吸训练),增强免疫力。
(二)急性加重期治疗
- 控制感染
使用抗生素(如头孢类、氨苄青霉素)控制呼吸道感染,这是急性加重的常见诱因。 - 改善呼吸功能
- 给予支气管解痉药、祛痰药(如盐酸氨溴索),必要时无创通气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 纠正心衰
-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减轻水肿,正性肌力药(如西地兰)改善心功能,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降低肺动脉压。
- 处理并发症
如纠正电解质紊乱、抗凝预防血栓、处理肺性脑病等。
(三)手术治疗
严重病例可考虑肺移植或心肺联合移植,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三、日常注意事项
- 定期随访:稳定期每月复诊,监测肺功能、心脏指标及药物使用情况。
- 避免诱因:冬季注意保暖,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 心理支持:焦虑抑郁情绪常见,可通过家庭关怀、心理咨询缓解。
总结
慢性肺心病需长期规范治疗,结合药物、氧疗、康复锻炼等综合措施,以控制症状、延缓进展、减少并发症。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同时注重自我管理,才能有效延长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