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先清洁伤口
被蜈蚣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清除残留毒液,并用碘伏消毒。若伤口较深或出现红肿、疼痛加剧,需及时就医。 -
避免使用驱蚊水的原因
驱蚊水主要成分为酒精、香精等,可能刺激伤口,加重炎症反应。部分驱蚊产品含避蚊胺(DEET),虽对蚊虫有效,但对蜈蚣毒液无中和作用,且可能引发皮肤过敏。 -
正确应急处理
- 若皮肤无破损,可局部涂抹碱性溶液(如小苏打水)中和酸性毒液。
- 若出现瘙痒或过敏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或抗组胺药物。
- 严重咬伤(如全身红肿、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可能需注射破伤风疫苗或抗毒血清。
-
预防建议
户外活动时,建议穿长袖长裤、避免草丛长时间坐卧,并使用含避蚊胺的正规驱蚊产品(注意避开眼、口、伤口)。若需接触驱蚊水,应确保皮肤无破损且避开伤口。
综上,被蜈蚣咬伤后应以清洁、消毒和医疗干预为主,驱蚊水无法替代专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