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和专业的治疗。以下是处理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一般原则和具体措施:
一般原则
- 多学科会诊:产科应尽快请相关专科(包括消化内科、普通外科、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进行多学科会诊,共同评估病情、制定诊疗方案。
- 母婴安全:在治疗的产科医师需对宫内胎儿进行动态评估和严密监护,确保母婴安全。
具体措施
1. 保守治疗
- 禁食与胃肠减压:急性胰腺炎患者需严格禁食,以减少胰腺分泌,缓解炎症。胃肠减压可减轻腹胀,减少胃酸分泌。
- 液体复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补液量需根据患者体重、尿量及血液生化指标调整,通常使用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
- 药物镇痛:疼痛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可使用镇痛药物如哌替啶或芬太尼缓解疼痛。避免使用吗啡,因其可能导致Oddi括约肌痉挛,加重病情。
- 抗生素治疗:若患者合并感染,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抗生素包括头孢类、喹诺酮类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选择需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 营养支持:在病情稳定后,可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食物开始,逐步过渡到低脂、低蛋白饮食。若患者长期无法进食,需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确保母体和胎儿的营养需求。
2. 手术治疗
- 手术指征:若患者病情严重,如出现胰腺坏死、脓肿或胆道梗阻,需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胰腺坏死组织清除、胆囊切除或胆道引流术。
- 手术时机:手术需在妊娠中期或晚期进行,避免对胎儿造成影响。
3. 产科处理
- 预防早产:由于炎症刺激宫缩,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早产率可达60%,故在治疗同时须用宫缩抑制剂进行保胎治疗。
- 密切监护胎儿宫内情况: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感染时,细菌毒素、大量抗生素、孕妇低氧血症等均可致胎儿宫内缺氧甚至死亡,故诊治期间应密切监护胎儿宫内情况。
- 终止妊娠:对终止妊娠及手术时机、指征的选择目前尚无统一意见。一般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胎儿情况决定是否终止妊娠,以及选择自然分娩或剖宫产。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需综合考虑母体和胎儿的健康状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措施,确保母婴安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加强营养支持,促进母体康复和胎儿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