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报销票据上的“增负金额”是指在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内,参保人员仍需自行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具体含义如下:
一、核心定义
增负金额即医保报销后,参保人员需自行承担的费用比例。例如:
-
增负5% :医保支付95%,个人自付5%;
-
增负10% :医保支付90%,个人自付10%。
这种机制适用于医保目录内的部分项目,常见于高值药品、特殊诊疗项目或高端医疗服务中。
二、适用场景
-
高值药品/诊疗项目
如肿瘤治疗、器官移植等费用较高,医保可能设定较高比例的增负比例。例如某三甲医院手术室层流净化费可能实行10%增付,即90%由医保支付,10%自费。
-
医保目录外费用
若费用超出医保报销范围(如美容整形、境外就医等),则完全由个人承担,不属于增负范畴。
三、与普通医疗费用的区分
-
普通医疗费用 :医保按比例全额或接近全额报销,个人自付部分包括起付线、封顶线及超出部分;
-
增负医疗费用 :医保仅覆盖基础比例,剩余部分需个人额外承担。
四、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符合医保目录标准的医疗费用,医保基金按比例支付,个人自付部分属于合法自费。
五、注意事项
-
增负比例可能因地区政策、医院等级及具体项目而异,例如天津地区曾实行5%增付政策,但具体比例可能随政策调整;
-
增负金额的计算以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为基数,扣除医保起付线、封顶线等先行扣除项目后执行。
综上,增负金额是医保支付与个人自费的分界线,需根据具体项目和当地政策判断自费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