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
水土保持方案批复的有效期限是10年。
水土保持方案服务期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计算,原则上不超过10年,建设类项目方案服务期至方案设计水平年结束;建设生产类项目方案服务期应结合首采区、初期灰场等的使用年限确定。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按照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采取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
10年
水土保持方案批复的有效期限是10年。
水土保持方案服务期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计算,原则上不超过10年,建设类项目方案服务期至方案设计水平年结束;建设生产类项目方案服务期应结合首采区、初期灰场等的使用年限确定。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按照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采取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封面颜色需根据文件编制阶段进行区分: 送审稿 :封面采用墨绿色 皮纹纸。 报批稿 :封面采用浅湖蓝色 皮纹纸,或描述为“湖蓝色”。 其他相关技术文件的封面颜色规定如下: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 :白色封面。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和水土保持监理总结报告 :绿色封面。 以上颜色要求需在印制时严格执行,确保与不同阶段或类型的文件对应
根据搜索材料和相关规定,水土保持报告表验收流程如下: 1. 验收责任主体 生产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责任主体 2. 自主验收时间 建设单位应在项目投产使用前,自主开展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验收结果向社会公开并报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3. 验收基本程序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一般按照以下程序开展 1.编制验收报告:对于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项目
水土保持报告书审批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申请阶段 : 生产建设单位通过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信函提报审批申请和相关材料,包括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申请、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送审稿)等。 受理阶段 : 审批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法定形式且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的,予以受理,并发出受理通知书;材料不完备或申请书内容填注不明的,通知申请人补正;不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的
《煤矿防治水细则》自2018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细则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18年5月2日审议通过,旨在规范煤矿防治水工作,提升企业应对水害事故的能力
煤矿防治水细则和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总则 : 目的 :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 适用范围 :适用于煤矿企业、煤矿和有关单位的防治水工作。 原则 :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责任与机构 : 主要责任人 :煤矿企业和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是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负责技术管理工作。 专业机构与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在2024年3月15日由国务院令第777号公布,决定自2024年5月1日起废止。这一废止是国务院为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而进行的行政法规清理工作的一部分。 实施条例的废除并不意味着水土保持工作的停止或削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是《水土保持法》的配套法规,旨在通过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完善监管机制和强化措施,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下是主要内容的解读: 一、总则 立法依据与适用范围 依据《水土保持法》《黄河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水土保持规划实施及资源开发活动。 基本原则 实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强化管护、损害担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于1993年8月1日首次发布,经2011年1月8日修订后施行。但根据国务院令,该条例自2024年3月10日起废止 。以下是废止前的条例全文框架及核心内容摘要: 第一章 总则 立法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制定本条例。 检举权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破坏水土资源的行为(如违法开垦、倾倒废弃物
有支付宝查询、人社APP查询、社保热线查询、微信查询、浏览器查询、社保局窗口查询、电话咨询等方法。 支付宝查询 打开支付宝应用,点击「我的」,找到「城市服务」或「生活缴费」,选择「社保查询」或「养老金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查看个人的缴费指数。 人社APP查询 下载并安装当地人社部门的官方APP,注册登录后,点击社保缴费查询,即可查询到社保缴费基数、缴费金额、社保个人账户等情况。 社保热线查询
退休金平均缴费指数的计算方法及相关说明如下: 一、计算公式 平均缴费指数 = 历年缴费工资指数之和 ÷ 缴费年限 其中, 缴费工资指数 = 当年缴费基数 ÷ 当年社会平均工资。 二、计算步骤 计算每年缴费工资指数 将每一年的缴费基数除以对应年份的社会平均工资,得到当年的缴费工资指数。例如: 2023年:8000元(缴费基数) ÷ 6000元(社平工资)= 1.33 2024年:7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