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断续疆界线的划定经历了多个关键时间节点,具体演变如下:
-
初始雏形(1887年)
中法《续议界务专条》划定了东京湾(今北部湾)海域的边界,以东经108°03'18"线为界,成为南海疆界线的最早依据。 -
正式形成(1946-1947年)
- 1946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派遣舰队接收西沙、南沙群岛,并首次以“断续线”形式划定南海岛屿主权范围,初为十一段线。
- 1947年:因法国入侵西沙珊瑚岛,国民政府进一步调整断续线,增至十一段,明确主权归属原则。
-
调整定型(195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去除北部湾(原东京湾)内的两段线,最终形成沿用至今的“九段线”。
此演变过程反映了中国对南海主权的历史延续性和国际法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