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段线
中国地图上的南海有 九段线 。九段线是中国对南海海域权益边界的一种画法,呈U型顺时针分布,北起北部湾中越边界,南至曾母暗沙附近海域,东起巴士海峡,西至纳土纳群岛附近海域。九段线内的南海海域面积约为210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南海海域的60%。
九段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7年,当时国内出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中,有一条以十一条断线组成的疆域线,这就是十一段线的由来。1948年,中国在收复主权的基础上划定了十一段线,后来因各种原因改为了九段线。这一划分得到了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默认,直到20世纪70年代南海海域的丰富矿产资源被发现后,才引发了周边国家的主权争端。
九段线的划分不仅是中国对南海历史管辖的延续,更是基于南海的战略地位的重要考量。南海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汇点,是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重要海上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