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升船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升船机之一,为确保其安全高效运行,制定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以下是关于船舶通过三峡升船机的相关规定。
船舶类型和尺寸要求
允许通过的船舶类型
三峡升船机主要允许客船、滚装货船和集装箱船通过,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禁止通过升船机。这些类型的船舶在尺寸和结构上更适合通过升船机,能够有效减少对升船机结构的冲击和损坏风险。
船舶最大尺寸和吃水控制
通过升船机的船舶总长不超过110米,总宽不超过17.2米,最大吃水控制为2.7米,最大排水量控制为3000吨。这些严格的尺寸和吃水控制标准确保了升船机在升降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避免因船舶尺寸过大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安全及诚信要求
安全管理体系
通过升船机的船舶所属船公司应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并取得符合证明(DOC)或取得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二级以上等级证明。建立和实施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船舶过闸安全的重要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信用等级要求
通过升船机的船舶及其所属船公司、船员必须具有较好的信用等级。高信用等级的船舶和公司更容易获得通航许可,并且其船员在操作过程中更可能遵守相关规定,确保航行安全。
过闸原则和调度
过闸调度原则
客船过闸调度计划遵循“三峡升船机和葛洲坝三号船闸为客运主通道,三峡枢纽和葛洲坝枢纽通航建筑物匹配运行”的原则。这一原则确保了客船能够优先通过升船机,提高了通航效率和服务水平。
调度计划
三峡升船机一般采取迎向运行方式,正常运行情况下,除大风、大雾、大流量及养护停航外,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这种运行方式确保了升船机的持续可用性,提高了长江航运的整体效率。
特殊情况和应急措施
大风和大雾条件下的规定
大风条件下,船舶过厢前应加强系固并进行周期性检查;大雾条件下,能见距离不足500米时,停止船舶通过。这些规定有效应对了恶劣天气对航行安全的影响,确保了船舶和升船机在特殊情况下的安全运行。
应急预案
升船机应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保障升船机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减少突发事件对通航秩序的干扰。
三峡升船机的通航规定涵盖了船舶类型、尺寸、安全管理体系、信用等级、过闸原则、调度计划以及特殊情况和应急措施等多个方面。这些规定共同确保了升船机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了长江航运的整体效率和安全性。
船舶过三峡升船机需要准备哪些物品?
船舶过三峡升船机时,除了需要满足相关的证书、文书、船舶尺度与吃水、特殊设备要求、货物申报与人员资质等基本条件外,以下是一些额外的准备事项:
-
安全设备检查:
- 确保船舶的机电、应急、航行、通信、消防、救生设备等处于良好状态,并按照规程进行全面自查。
- 检查船舶的系固设备,确保货物和船舶本身在过升船机过程中不会发生移位或碰撞。
-
气象条件关注:
- 在出行前和航行过程中,密切关注气象预报,特别是大风和大雾等恶劣天气条件。根据相关规定,风力达到或超过6级并持续10分钟以上时,升船机将停止运行,船舶需就近选择安全水域停泊避风。
-
船员培训与资质:
- 确保船员持有有效的适任证书和服务簿,并且船长需持有三峡升船机通航培训证明。
- 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船员还需具备相应的特殊培训合格证。
-
申报与自查:
- 提前向三峡通航管理机构申报过闸信息,并按照要求进行自查,确保所有申报信息与实际情况一致。
- 自查完成后,船长需签名并加盖船章,以备安检时使用。
-
现场监护与沟通:
- 在过升船机过程中,船员应与升船机管理处的现场人员保持密切沟通,按照他们的指引进行操作。
- 确保船舶在进出厢全程中,按照提前引导、及时提醒的原则进行现场监护,防止船舶碰撞升船机设备。
三峡升船机的最大提升高度是多少?
三峡升船机的最大提升高度为113米。
三峡升船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垂直升船机,承船厢最大爬升吨位达1.55万吨,可将3000吨排水量的船舶快速提升过坝。
船舶通过三峡升船机的时间需要多久?
船舶通过三峡升船机的时间通常需要约40分钟到1小时。具体时间取决于船舶的类型、载重情况以及升船机的运行状态。
影响因素
- 船舶类型和载重:3000吨级以下的船舶适合通过升船机,且载重越轻,通过时间可能越短。
- 升船机运行状态:设备运行时间相对稳定,但船舶进厢和出厢时间会影响整体通过时间。
与五级船闸的对比
- 五级船闸:通过三峡南北双线五级船闸通常需要3到4个小时。
- 升船机:相比之下,升船机大大缩短了船舶过坝的时间,提高了通航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