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标报告是招投标过程中对投标文件进行全面审查和分析的总结性文件,旨在确保评标的公平性和合规性,其核心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定义与目的
- 定义:清标是对投标文件的符合性、响应性、技术标准、报价合理性等进行系统性审查的过程,报告需客观记录审查结果。
- 目的:筛选合规投标文件,排除重大偏差,为评标提供依据,降低合同风险。
二、核心内容
- 项目概况
包括工程名称、地点、招标方式、总投资等基础信息。 - 投标文件审查
- 符合性检查:核对工程量清单与招标文件的一致性(如项目编码、数量等);
- 响应性检查:审查技术方案、工期、质量要求等是否满足招标条件;
- 偏差说明:列出技术措施、报价等存在的偏差。
- 投标报价分析
- 价格校核:检查算术错误、单价合理性及是否超出限价;
- 经济对比:按总价排序,标注过高或过低报价,生成评标总价比较表。
- 问题清单与澄清要求
记录需投标人澄清的疑问点(如表述不一致、文件缺漏)。
三、编制流程
- 文件解读:详细分析招标文件的技术、商务条款;
- 初步筛查:按投标总价排序,快速排除明显不合格文件;
- 详细审查:分项核查清单符合性、报价换算依据、技术偏差;
- 报告生成:汇总问题,形成书面报告并附修正建议。
四、模板结构(示例)
- 封面:工程名称、招标人、代理机构、投标单位列表;
- 正文:
- 清标工作组成员表;
- 符合性/响应性偏差表;
- 计算错误调整表及评标总价比较表;
- 需澄清问题清单及重大偏差说明。
五、注意事项
- 客观性:不得篡改数据或隐瞒偏差,需基于招标文件标准审查;
- 细节处理:对单价过低的分项(如措施项目)需单独摘录说明;
- 合规要求:遵循地区特殊规定(如重庆限价检查、河北PDF格式支持)。
(注:报告模板及评分标准可参考政府公示文件或招标代理机构提供的样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