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违规行为的处罚标准通常分为轻微、一般和严重三个层次。具体到一般违规行为和严重违规行为如下:
- 一般违规行为 :
-
过度检查、过度诊疗 :包括套餐式、打包式检查、治疗,无阳性结果反复多次进行大型检查,物理治疗、康复治疗泛滥使用,延长住院时间,临床科室无指征开展POCT检测并收费等。
-
分解处方 :应当在一次就诊或一张处方完成的,故意分成多次就诊或多张处方完成,以收取更多服务费的行为。
-
超量开药 :超过规定剂量开药的行为。
-
重复开药 :医疗服务提供方违反临床用药指南或规则,为患者开具多种药理作用相同或作用机制相似的药物的行为。
-
重复收费 :使用某一诊疗项目后,反复多次收取该诊疗项目的费用;将某一诊疗项目已包含内容或过程,重复收取费用。
-
超标准收费 :医疗服务提供方对医疗服务的收费标准高于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相关部门规定的价格标准。
-
分解住院 :医疗服务提供方为达某目的,在住院患者住院治疗的主要疾病尚未达到出院条件的前提下,为病人办理出院结算,7天内采取多种形式因治疗同一疾病或相同症状再次为病人办理入院。
-
挂床住院 :患者虽然住院,但并未实际接受治疗,或虽有治疗但不符合住院标准。
-
串换药品、医用耗材、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 :将不属于医疗保障基金支付范围的项目纳入支付范围。
-
伪造医学文书、虚构医药服务项目 :个别医疗机构存在伪造医学文书,虚构医药服务项目等骗保行为。
- 严重违规行为 :
-
倒买倒卖药品 :刷医保卡买药用于倒买倒卖,严重违反医保政策,甚至涉嫌违法。医保卡仅用于个人基本医疗需求,倒买倒卖行为会被没收违法所得,处以高额罚款,严重者将面临刑事处罚。
-
冒名顶替就医 :把医保卡借给他人,哪怕是亲属,也属违法违规。一旦被查,需退回已用医保资金,面临高额罚款,医保待遇可能受影响甚至停用,严重者涉嫌诈骗罪,将承担刑事责任。
-
用医保卡购买日用品或食品 :医保旨在满足基本医疗需求,购买日用品、食品属滥用和侵占医保基金,与骗保套现无异,侵犯全体参保人权益。查实后不仅要退回资金、接受罚款,金额达到立案标准的,还将面临刑事处罚。
-
未建立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内部管理制度 :或没有专门机构、人员负责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管理工作。
-
未按照规定保管财务账目、会计凭证、病历、处方、治疗检查记录、费用明细、药品和医用耗材出入库记录等资料 。
-
未按照规定通过医疗保障信息系统传送医疗保障基金使用有关数据 。
-
未按照规定向医疗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所需信息 。
-
未按照规定向社会公开医药费用、费用结构等信息 。
-
除急诊、抢救等特殊情形外,未经参保人员或者其近亲属、监护人同意提供医疗保障基金支付范围以外的医药服务 。
-
拒绝或不配合医疗保障等部门监督检查或提供虚假情况 。
-
骗取医疗保障基金 :包括伪造医学文书、虚构医药服务项目等骗保行为,将受到从严从重处理,收回本金的同时处骗取金额的2到5倍罚款,骗取金额超过5000元的,按程序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建议:
-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医保政策,规范医疗行为,避免违规行为的发生。
-
参保人员应妥善保管医保卡,不要将医保卡借给他人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法律后果。
-
医疗保障部门应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各类医保违规行为,保障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