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暑时节润燥的关键在于“清补凉润”,推荐一周七天不重样的当季食谱,重点搭配冬瓜、莲藕、银耳等滋阴食材,配合绿豆、薏米等祛湿成分,兼顾蛋白质与维生素平衡。
周一:冬瓜薏米老鸭汤
老鸭焯水后与薏米、陈皮炖煮1小时,加入冬瓜块再煲20分钟,撒枸杞。鸭肉补虚不燥,薏米祛湿,冬瓜清热,适合暑热初起时调理。
周二:莲藕玉米排骨盅
排骨焯水后与莲藕、玉米、胡萝卜同炖,加两片生姜去腥。莲藕生津,玉米膳食纤维丰富,汤品清甜不腻,缓解口干舌燥。
周三:银耳雪梨百合羹
银耳提前泡发撕小朵,与鲜百合、雪梨块慢炖出胶,最后加冰糖调味。润肺止咳,改善小暑常见的咽喉干痒,冷藏后口感更佳。
周四:绿豆百合莲子粥
绿豆、莲子提前浸泡,与大米同煮至开花,加入鲜百合焖10分钟。绿豆解暑毒,莲子安神,适合易上火人群作晚餐主食。
周五:苦瓜酿肉蒸蛋
苦瓜切段去瓤焯水,填入肉糜与蛋液混合馅,蒸15分钟。苦瓜降火,肉蛋提供优质蛋白,蒸制方式保留营养且不上火。
周六:莴笋丝拌鸡胸
鸡胸肉撕成丝,与焯水莴笋丝、黑木耳用麻油、醋凉拌。低脂高蛋白,莴笋含钾量高,预防暑天电解质失衡。
周日:荷叶茯苓小米粥
干荷叶煮水滤渣,用荷叶水煲小米粥,出锅前拌入茯苓粉。荷叶消暑利湿,茯苓健脾,适合周末轻断食调理肠胃。
小暑饮食需遵循“少辛辣、多汤水”原则,根据体质微调食材比例。连续一周交替食用上述食谱,可有效预防暑热伤津,尤其适合长期空调房工作者与易燥热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