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血的中药方子需根据体质和症状精准配伍克数,经典方如四物汤(当归10g、川芎8g、白芍12g、熟地12g)补血调血,四君子汤(人参9g、白术9g、茯苓9g、炙甘草6g)益气健脾,而补阳还五汤(黄芪120g、归尾6g、赤芍4.5g等)则重补气化瘀。
-
四物汤:补血基础方
当归10克活血养血,川芎8克行气活血,白芍12克柔肝敛阴,熟地12克滋阴填精。全方补血不滞血,适合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者,但实热证禁用。 -
四君子汤:补气经典方
人参9克大补元气,白术9克健脾燥湿,茯苓9克利湿助运,炙甘草6克调和诸药。针对少气懒言、神疲乏力,需空腹温服,湿热体质慎用。 -
补阳还五汤:补气化瘀方
生黄芪120克为君药大补元气,配归尾6克、赤芍4.5克等活血化瘀,地龙3克通经活络。适用于气虚血瘀导致的肢体麻木,需遵医嘱调整剂量。 -
八珍汤:气血双补方
结合四物汤与四君子汤,党参9克、熟地15克等双向调理,改善贫血、术后体虚。虚寒者加干姜,血虚重可添阿胶,但孕妇及感冒时停用。
提示:中药克数需辨证调整,避免自行套用。长期气血亏虚者建议搭配食疗(如枸杞龙眼饮)并规律作息,严重者需中医面诊后定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