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农业种植受地理和气候条件影响显著,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和牧草品种如下:
一、主要农作物
-
粮食作物
-
青稞 :西藏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是藏族生活必需品。
-
小麦 :与青稞并称西藏四大作物,是重要的基础粮食。
-
藏青稞 :青稞的变种,适应高海拔环境,兼具耐寒性和营养价值。
-
-
经济作物
-
油菜 :广泛种植于高原地区,既是粮食作物也是油料作物。
-
蚕豆、马铃薯 :在气候适宜区域种植,占一定面积。
-
亚热带经济林木 :如茶树、柑桔、油桐等,主要分布于藏东南及南部边缘地区。
-
-
特色作物
-
高原特色作物 :包括藏北早熟禾、藏北羊草等耐寒抗旱品种,适应高寒环境。
-
河谷地区作物 :如甘蔗、烟草等,分布于气候较温和的河谷地带。
-
二、主要牧草品种
-
高寒地区
-
藏北早熟禾、藏北羊草 :耐寒抗旱,是高寒牧区的主要饲料。
-
高山湿地苜蓿 :耐寒耐湿,适合拉萨、山南等高山草甸。
-
-
河谷及平原地区
-
紫花苜蓿 :耐寒性强,可适应沙土和湿润土壤,年产量达6000-8000千克/亩。
-
高山黑麦草 :耐旱耐寒,高原地区广泛种植。
-
-
其他耐逆品种
-
苦草、黄花苜蓿 :耐寒抗旱,为畜牧业提供重要饲料。
-
大叶菊苣 :冷季型牧草,抗盐碱,再生能力强,适合肥沃土壤。
-
三、种植区域差异
-
高寒区 (如林芝、山南):以青稞、小麦、藏青稞为主,种植条件艰苦。
-
河谷区 (如雅鲁藏布江谷地):可种植水稻、甘蔗等喜温作物。
-
高原牧区 :以畜牧业为主,牧草种植需兼顾耐寒与适应性。
四、农业技术发展
近年来,通过育种技术(如青稞新品种培育)和传统农耕方式(如“二牛抬杠”翻土)的结合,西藏农业产量和抗逆能力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