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扰,影响其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几种主要的水稻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1. 水稻纹枯病
危害特征:主要为害叶鞘,叶片次之。初期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边缘暗褐,中部呈灰白色半透明状。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后形成菌核。
防治方法:
- 农业防治:选种抗病品种;打捞菌核,减少菌源;科学管水,避免长期深灌或晒田过度;合理施肥,增强植株长势;合理密植,增加通透性。
- 药剂防治:分蘖后期病穴率达15%时施药,可选用苯甲•丙环唑、氟环唑或已唑醇等药剂。
2. 稻瘟病
危害特征: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苗瘟使病苗黄褐色枯死;叶瘟形成梭形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节瘟使整个节变黑坏死,易折断;穗颈瘟造成枯白穗或秕谷;谷粒瘟形成褐色、中部灰白色病斑。
防治方法:
- 农业防治:选种抗病品种;科学管水,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合理密植,增加通透性。
-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稻瘟灵、硫磺•三环唑或三环唑等药剂防治,重病区需防治2次,间隔期为7~10天。
3. 白叶枯病
危害特征: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叶片最易染病。形成褪绿枯黄斑,天气潮湿时病叶上可见乳白色小点,干后结成黄色小胶粒。病株心叶或心叶以下1~2层叶出现失水、卷筒、青枯等症状,最后死亡。
防治方法:
- 农业防治:加强肥水管理,梅雨季节湿灌,底肥足、追肥早。
-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叶枯唑、井冈霉素、石灰水或乙蒜素等药剂防治。
4. 稻飞虱
危害特征:以吸食水稻汁液造成危害,导致稻株枯死,倒伏落塘。具有暴发性,还传播病毒病。
防治方法:
- 农业防治:合理安排茬口,减少害虫辗转为害的桥梁田;提早浸春沤田,降低越冬虫口密度。
- 药剂防治:选用吡虫啉、噻嗪酮、异丙威等药剂防治。
5. 水稻螟虫
危害特征:以幼虫钻蛀茎秆危害水稻,造成枯心和白穗。二化螟还取食叶鞘,造成枯鞘。
防治方法:
- 农业防治:合理安排茬口,减少害虫辗转为害的桥梁田;提早浸春沤田,降低越冬虫口密度。
- 药剂防治:选用杀螟松、杀虫双大粒剂或水胺硫磷等药剂防治。
通过以上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保障水稻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