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曲病的防治需结合时期选择合适药剂,并遵循科学使用规范。以下是综合推荐及注意事项:
一、最佳防治时期
-
破口前预防期 (稻粒破口前5-7天):此时稻株抗病性最强,需喷施杀菌剂形成保护屏障。
-
齐穗期补充防治 (齐穗期第1/3-1/2阶段):若错过破口期,需在齐穗期重复喷施。
二、推荐药剂及使用方法
-
三唑类杀菌剂 (效果显著,保护期长)
-
己唑醇 :每亩6克纯药,分两次喷施,间隔7-10天。
-
苯甲·丙环唑 :每亩9克纯药,齐穗期喷施1次。
-
氟环唑 :20-25毫升/亩,兑水30-50公斤喷施,可间隔10-15天重复。
-
井冈霉素 :100毫升/亩(乳油或可湿性粉剂),配合多菌灵使用效果更佳。
-
-
其他有效药剂
-
多菌灵 :对稻曲病有显著防治效果,但需避免过量使用。
-
三唑酮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50%多菌灵100克/亩,破口前喷施。
-
铜高尚 (碱式硫酸铜):27.12%浓度,60-100毫升/亩,可弥补错过最佳期的防治。
-
三、使用注意事项
-
剂量与频次 :严格按产品说明控制药量,避免过量。三唑类药剂保护期长达15-20天,但需结合病情调整。
-
安全间隔期 :需间隔7-10天再喷施,避免药害。
-
环境管理 :大风或雨天不宜喷药,防止药剂漂移或冲刷。
-
品种选择 :种植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如浸种500倍强氯精或粉锈宁)可降低发病风险。
四、补充措施
-
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避免氮肥过量;排水良好的环境可减少病害传播。
-
监测与调整 :若病害严重,需及时咨询农业技术人员调整药剂种类和方案。
(注:具体用药方案需根据当地气候、种植品种及病情综合调整,建议优先选用国家推荐药剂并参考权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