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稻病虫害发生时间表大致如下:
-
稻瘟病
- 秧苗期:4月上旬,需尽早对水稻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 分蘖期:5月中旬,水稻秧苗期进行药物防治。
- 拔节抽穗期:6月下旬,进行第二轮药物防治。
- 孕穗末期至抽穗期:7月中旬,水稻拨穗后,对于易感品种,进行第三轮药物防治。
-
稻飞虱
- 秧苗期:5月中下旬,注意监测,适时使用杀虫剂进行防控。
- 拔节期前后:喷施杀虫剂,如百菌清、敌杀死等。
- 幼苗期和米粒初形成期:适时使用杀虫剂进行防控。
-
二化螟
- 第一代:桂东北大部稻区偏重至大发生,桂西北、桂中西部局部偏重发生,桂东南局部偏轻发生。越冬代螟虫蛹期连片统一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翻耕整田,浸没稻桩7—10天,配合放鸭灭虫,降低虫源基数。
- 第二代: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其中桂东北大部稻区偏重发生,桂中、桂北局部偏重发生,桂西北、桂东南局部中等发生。
- 第三代:三化螟发生程度轻于二代,桂中、桂南局部稻区局部偏重发生,桂东北、桂西北局部稻区中等发生。
-
纹枯病
- 分蘖末期至孕穗期:达到发病高峰,主要危害水稻叶鞘、叶片、穗部等部位。在分蘖末期至孕穗期施药预防2次,若天气遇到连续阴雨,酌情增加防治次数。
-
稻纵卷叶螟
- 蛾始见期:桂东南稻区4月上中旬,桂东北稻区5月上中旬。在卵孵化始盛期至高峰期施药防治,药剂可选用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
-
稻蝗
- 第一代成虫羽化盛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在3龄前施用药剂防治,可选用溴氰菊酯等药剂。
总的来说,广西水稻病虫害种类繁多,各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和防治时机各有不同。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防治措施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