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水稻病虫害的详细信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而成:
一、主要病害
-
纹枯病
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叶片近水面处出现水浸状病斑,严重时导致叶片枯死,穗部受害则影响抽穗和籽粒发育。
-
稻瘟病
全国主要病害之一,分叶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均可发病,症状包括叶片出现灰绿色或污绿色斑点,穗部坏死导致千粒重下降。
-
稻曲病
由镰刀菌属真菌引起,叶片出现黄褐色斑点,后期形成黑斑并产生镰刀状病菌核,导致产量降低。
-
白叶枯病
灌浆期发病,叶片叶脉变褐枯死,穗部变白,易倒伏。
-
细菌性基腐病
茎基部发病,形成黑斑并腐烂,导致植株青枯死亡。
-
恶苗病
发芽期受害,苗株细弱弯曲,易倒伏,常与立枯病共同发生。
二、主要虫害
-
二化螟
幼虫蛀食茎秆,导致枯心苗、枯鞘和白穗,孕穗期是防治重点。
-
稻飞虱
刺吸汁液传播病毒,导致叶片卷曲、生长受阻,常伴随灰飞虱危害。
-
稻纵卷叶螟
幼虫卷曲叶片为害,严重时导致叶片枯死,穗部畸形。
-
稻瘟虱
口器刺吸叶片汁液,传播稻瘟病,叶片出现灰白色斑点。
-
灰飞虱
蚜虫科害虫,刺吸叶片和茎秆,传播病毒病害。
-
蓟马
口器刺吸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卷曲、畸形,严重时影响光合作用。
三、其他重要病虫害
-
三化螟 :与二化螟类似,但危害时期更广,可导致秆腐病。
-
纹枯病 :在西南、华南等地高发,与高温高湿环境密切相关。
-
稻曲病 :穗部受害时产量损失显著,需早期识别防治。
四、防治建议
-
种子期 :预防立枯病、纹枯病,可用井冈霉素、三唑酮等药剂拌种。
-
分蘖期 :重点防治稻瘟病、纹枯病,推荐三环唑、硫磺等药剂。
-
孕穗期 :防范二化螟、稻飞虱,需监测田间虫情及时喷药。
-
灌浆期 :关注白叶枯病、穗枯病,结合叶枯唑、烯肟菌胺等药剂综合防治。
以上信息综合了不同地区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实际生产中需根据具体气候、种植环境调整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