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食是预防疾病的核心手段,通过均衡营养、科学搭配可有效降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风险。关键亮点包括:多样化膳食结构(每天12种以上食物)、控盐减糖限油(盐≤5g/天)、三餐规律分配(早餐占25%-30%能量),以及“吃动平衡”(每周150分钟运动)的协同作用。
-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确保谷薯类、蔬菜水果、优质蛋白(鱼禽蛋奶豆)均衡搭配。深色蔬菜占每日蔬菜量一半,水果200-350g,全谷物和杂豆占主食1/3,增强膳食纤维与微量营养素摄入。 -
控盐减糖,清淡烹饪
成人每日盐摄入不超过5g,减少腌制食品和加工肉制品;添加糖控制在25g以下,避免含糖饮料。烹调油25-30g,优先选择蒸煮炖,少吃油炸食品,降低反式脂肪酸风险。 -
三餐合理,规律进餐
早餐需包含谷薯类、奶豆类、果蔬类,提供全天25%-30%能量;午餐占30%-40%,搭配优质蛋白和蔬菜;晚餐清淡适量,避免睡前高脂饮食。足量饮水(男性1700ml/天,女性1500ml),少喝饮料。 -
吃动结合,增强体质
每周5天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累计150分钟,结合抗阻训练。儿童每日活动1小时,减少久坐,促进代谢和免疫力提升。
总结:健康饮食并非复杂限制,而是长期的生活习惯。从今天起,用“小份多样”的餐盘、主动运动的习惯,逐步构建抵御疾病的营养防线,让每一口食物成为健康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