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对痰饮病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四种:
-
痰饮:水饮停留于胃肠,与脾胃关系密切。其症状表现为“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即患者身体消瘦,肠间有水饮流动的声音。
-
悬饮:水饮流注于胁下,与肝肺关系密切。肝肺气机受阻,水饮射肺,饮气相搏,其症状表现为“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
-
溢饮:饮水流注于四肢肌表,与肺脾关系密切。脾阳不运,水饮外溢四肢、肌肤,肺失宣降,当汗出而不汗出,其症状表现为“身体疼重”。
-
支饮:水饮停留于胸,与心肺关系密切。饮邪上通于肺支承于心,肺失宣降而致心神不宁,其症状表现为“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
张仲景对痰饮病的分类详尽且实用,为后世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